(2011-09-28 10:37:34)发表于另一个博客,今转载于此。长安华严寺创建与杜顺大师坐化 李珺平原载《城市文化评论》第7辑花城出版社2011年6月版 1 长安华严寺北距西安钟楼15公里,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办之东四府村毗邻。它是唐代樊川著名佛寺之一,是中国佛教华严宗初祖杜顺(557-640)、二祖智俨(602-668)、三祖法藏(643-712)与四祖澄观(738-839)灵骨所栖地,亦是中国华严宗之祖庭。作为宗教流派,华严宗是中国化了的佛学...
(2011-09-28 10:02:21)发表于另一个博客,今转载于此“长安”取代“西安”之文化溯源及意义——西安研究之一 李珺平原载《城市文化评论》(第5卷)花城出版社2010年5月版 摘要:呼吁用“长安”取代西安只是话题。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研究,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围绕“长安”建都以来对于汉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意义。本文认为,长安作为与雅典、罗马、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,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,都有国内其他任何一个城市所无法...
(2011-09-28 10:10:40)发表于另一个博客,今转载于此长安杜公祠小考——西安研究之一 李珺平 张喜洋 杜公祠是祭祀和纪念唐代诗人杜甫的祠堂,位于西安市南郊韦曲镇东南一公里处的双竹村,与牛头寺(已毁)和杨虎城将军陵园紧相毗邻。杜公祠背依少陵原,面对神禾原,俯瞰樊川,远眺终南山。其东面2里许,有关中名刹华严寺(现存两座小塔),东边是勋荫坡。(氵皂)河像一条带子,静悄悄地从祠堂脚下流过。这里虽然并非远离市区,但由...
(2013-06-07 10:20:22)发表于另一个博客,今转载于此。大秦景教入长安与霓裳羽衣曲舞诞生及其他(下) 李珺平 原载《城市文化研究》(第9卷)花城出版社2013年版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!!! 8 从中唐白居易亲身所观赏并描述的《霓裳羽衣曲舞》状况[1],可大略窥知,《霓裳羽衣曲舞》玄宗定型后的基本样貌。首先,《婆罗门曲》的痕迹(如“中序”12遍)还在;其次,某些曲调曲式和调性及节拍,也被吸收。但《霓裳羽衣曲舞》作为新的创造物...
2013年6月7日发表于另一个博客,点击率很高,今转载于此。大秦景教入长安与霓裳羽衣曲舞诞生及其他(上)李珺平原载《城市文化研究》(第9卷)花城出版社2013年版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!!!摘要:本文主要探讨大秦景教入长安后的状况,及对唐艺术、文学之影响。本文认为,大秦景教入长安是一个历史性大事件。从太宗贞观年间到德宗建中年间,大秦景教教堂曾遍布全国,而两京(长安、洛阳)景教徒人数也相当可观。玄宗开元天宝年间,...